广告

枣庄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举行

2016/12/2 17:27:46   来源:中国山东网     作者:张凯丽 徐晓寒

  中国山东网枣庄12月2日讯 (记者 张凯丽 通讯员 徐晓寒) 2016年12月1日下午,由枣庄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市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枣庄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枣庄市市中区广播影视总台演播厅举行。枣庄市政府副市长霍媛媛,市中区区委书记宋淑启,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红卫,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邵士官,市纪委派驻第四纪检组组长曹永维,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邵磊,市纪委派驻第四纪检组副组长王广振,市文广新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庞厚珍,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从望、汪继军,党委委员、市艺术剧院院长郝艺,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张丽、王玉,市中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忆青,市中区政府副区长田静,以及各区(市)文广新局、枣庄高新区政工部和市文化馆、市图书馆、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枣庄剧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从2016年4月份,枣庄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启动以来,经过长达7个月的持续活动,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今年的群众艺术节活动内容丰富,包括了庄户剧团展演、广场舞蹈比赛等九大主题活动;覆盖城乡各地、惠及五区一市,为全体枣庄人提供了一场文化盛宴。艺术节期间,全市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700余场,参与群众近百万人次;庄户剧团演出2000余场,受惠群众300余万人次;举办广场舞大赛20余场,声乐大赛20余场,非遗进校园10余场,举办专题书画展3个。社会反响强烈,掀起了群众文化活动新高潮。今天的闭幕式和颁奖典礼,不仅是总结工作,表彰先进,为首届枣庄艺术节划上圆满的句号,更是展望未来、布局长远,为更好落实文化惠民政策做准备。

  为更好总结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的成功经验,推动全市群众文化事业深入发展、全面提升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对在枣庄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先进个人、优秀庄户剧团、先进集体予以了表彰。在此前举行的声乐大赛、舞蹈大赛等单项比赛已经表彰进行了表彰,此次颁奖典礼没有重复表彰。

  首先颁发的是本次群众文化艺术节发先进个人奖以及剪纸展奖项,他们是:诸葛绪龙、孟恒恒、徐文科、刘丽娜、李锋、林树棣、谢利、徐伟、孙华国、孙雪梅、李卿、吴婷婷、赵丽华、仇义、徐秋然、陈静、时侠、周涛、吕露、吴远常、闫宏启、秦兴明、张勇、梁虎、刘磊、刘凌赫、王钰、张红、祝坤、孔敏、李洁、张胜汝、王婷、王栋、高培琴、于程昊、邵晓环、周浩、王怀勇、周庆海、刘慎海。市文广新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李从望、汪继军,党委委员、市艺术剧院院长郝艺,局副调研员张丽、王玉等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获得优秀庄户剧团奖的有:滕州英兰庄户剧团、滕州群星庄户剧团、滕州新时代庄户剧团、薛城区笑林苑艺术团、薛城区东兴艺术团、山亭区柳琴剧团、山亭区明贵艺术团、枣庄市老年艺术团、市中区立新社区老年艺术团、峄城区徐楼社区艺术团、峄城区乱沟居中老年艺术团、台儿庄区君仁艺术团、台儿庄区风云艺术团、高新区小轩庄户剧团。市纪委派驻第四纪检组副组长王广振,市文广新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庞厚珍,市中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忆青等领导为获奖剧团代表颁奖。

  第二届“书香人家”评选活动自5月份启动以来,共有78户家庭报名参加。经过初步书面资料审查、入户现场查看和综合评议复审,确定21户申报家庭进入最终评审。最终,经过专家们的认真讨论和全面评价,马明芳、杨义平、吴长飙、吴成队、张彪、陈飚风、赵克华、侯修谦、渠开选、韩顺立等10户家庭入选枣庄市第二届“书香人家”。市政府副秘书长张红卫,市中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邵士官,市纪委派驻第四纪检组组长曹永维,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邵磊为获得第二届“书香人家”称号的代表颁发了证书。

  获得先进集体称号的单位有:滕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薛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山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中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峄城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台儿庄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政工部、滕州市文化馆、枣庄市图书馆、枣庄市文化馆、枣庄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枣庄剧院。市政府副市长霍媛媛,市中区区委书记宋淑启分别为获奖单位代表颁奖。

  颁奖典礼结束后,举行了枣庄市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闭幕式的汇报演出,群众文化艺术节是给老百姓准备的文化盛宴,展示的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部分在艺术节中的获奖节目纷纷在舞台亮相。在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中获得金奖的舞蹈《湖上渔歌声声醉》、《丰收时节》,山东快书《打洋行》,枣庄人喜欢的拉魂腔柳琴戏,东湖小学学生表演的在省教育厅举办的中小学戏剧大赛荣获一等奖的《石榴开花红似火》等节目,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盛宴,体现了本次群众文化艺术节的丰硕成果。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